2015年4月挂牌至今,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满两年。
作为“改革创新试验田”,福建自贸区兼具“自贸区”和“实验室”的双重职能。两年间,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金融改革为重点,众多创新举措在福建自贸区得以实践和验证,为全国提供了前沿性的参考样本。
真理源于实践,创新起于探索。在国内“新常态”叠加国际“乱纪元”的复杂形势下,福建自贸区探索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从两个层面出发,这一样本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全局性的示范作用。
首先,金融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根据供给学派理论,要素供给优化是产品供给优化的前提,制度供给优化则是要素供给优化的基础。
遵循这一原理,福建自贸区打造了“三步走模式”:以制度创新推动金融创新,通过资本要素供给的改善,最终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第一步,福建自贸区有效突破了一系列制度性、政策性瓶颈。2015-2016年,自贸区落实制度创新160项,“证照分离”等63项创新开全国之先。
第二步,基于制度环境对金融机构的强力吸引,自贸区迅速构建了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样性的创新金融服务和特色金融产品。从总量上看,截至2017年2月,自贸区内金融及类金融企业达1616家,较挂牌前增长5倍。从类型上看,自贸区现有金融服务已涵盖产业基金、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股权债权交易等关键领域,并为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量身打造了普惠性的融资渠道。
第三步,得益于有力的金融支持,两年来自贸区新增企业逾5.8万户,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在自贸区迅速崛起,对区域供给侧改革发挥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携手实体经济“走出去”。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放缓。2015年9月至2016年末,人民币国际支付的全球份额从2.45%下降至1.68%,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缩减38.9%。其主要原因在于,2012-2015年期间,人民币国际化与实体经济未能深度结合,跨境套利投机造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虚高”。“811汇改”后,随着单边投机行为遭到抑制,“投机水分”被挤出,导致人民币国际化放缓,并约束了实体经济“走出去”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有鉴于此,人民币国际化与实体经济“走出去”的紧密结合,是推动两者加速发展的关键。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福建自贸区在这一方向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
一方面,自贸区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融资服务,人民币境外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门槛持续降低,破除了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障碍。例如,截至2017年3月末,区内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企业达到22家,累计流入7.24亿元,流出8.16亿元。
另一方面,借力自贸区的政策优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取得连续突破。至2017年初,自贸区内已实现产权交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个人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
基于人民币融资和结算的便利性,福建自贸区已成中资企业“走向”东盟的孵化园和桥头堡。此举不仅紧密连接了人民币国际化和实体经济“走出去”,更为两者的加速推进注入了新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