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要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
这也意味着,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将于今年进入建设阶段。
建设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目的是打造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制度创新的新高地,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进行风险和压力测试,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我国陆续批准了三批1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一个由南至北、由东至西的“1+3+7”的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这些区域,承载着我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使命。
相对于2013年,此时我国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3年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主要是对标以TPP为代表的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为中国参与更高水平的全球化铺平道路,同时将改革开放取得的经验推广复制到全国,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铺平道路。
但现在,以TPP为代表的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压力已经减弱,多起“黑天鹅”事件让质疑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从幕后走向台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逆全球化”思潮。
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演讲时指出,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
陈波说,中国需要从被动的适应者转变为主动倡议者,提出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赢的全球治理新规则,“抢占制高点的迫切性比前两年更重了。”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中国在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自2013年启动以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改革方面,自贸试验区在双向投资、商事制度、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大胆探索,多领域、复合型综合改革态势初步形成。比如,自贸试验区里首次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全面实行备案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更加便利。
在开放方面,进一步放宽投资的准入限制,将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压缩了1/3以上。在一些领域,比如增值电信、新能源、汽车电池、加油站建设经营等,企业进入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在创新方面,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贸易便利化措施,通关效率平均提高了40%。初步建立起综合执法体系,解决了重复监管和多头监管的问题。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受到境外投资者的普遍欢迎。
数据显示,2016年已经建设运行的4个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将近14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0%以上。自贸试验区用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自贸试验区取得的114项试点经验已经复制推广到全国。
高虎城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自贸试验区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将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将创新成果系统集成作为重点,既解决现实问题,更考虑长远发展,兼顾制度建设和法规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对于现有的四个自贸试验区,高虎城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探索的力度;而对于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则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国资国企改革、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主题,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和特色特点,开展差别化的探索,构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认为,新设的7家自贸试验区特别是位于中西部的自贸试验区,在运行方面应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中-欧快速货运班列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产业。中西部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愿景是沿着“一带一路”经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中新澳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形成泛亚欧互联互通、经济合作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一直强调可复制可推广,高虎城也称,对试点取得的经验,将及时总结评估,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具备条件的,将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今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打下良好的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