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尤权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改革”“开放”成为高频词。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显着提升;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与东盟等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更加密切,“走出去”步伐加快;福州新区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发展取得初步成效;闽台合作交流更加密切……
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福建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和自豪。同时,报告也指出,我省的经济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新的发展动能有待进一步培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发展环境仍需优化。
在分组审议中,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紧抓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用好用足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福州新区等中央赋予我省的先行先试政策,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增创福建发展新优势。
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今后,不管是波音飞机还是空客飞机,不管从美国还是从欧洲飞来,只要遇到麻烦,都能在厦门得到一站式维修。
党代会上,省党代会代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书记熊衍良向记者透露,厦门正积极打造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有此底气,得益于如今厦门片区日渐国际化的贸易与营商环境。
近期,东航货运的一台飞机发动机通过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流转后顺利运往厦门太古进行维修。这是厦门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的“航材包修转包区域流转”业务试点,让国内航空公司“包修转包航材”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就能流转至国内维修企业,无需送往境外兜一圈,这将为厦门航空维修产业打造新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
一年来,厦门关检等口岸部门先行先试一系列支持航空维修业发展的创新举措,推动厦门航空维修业务量劲增三成。
“我们主动探索特殊监管区转型发展新路径,以更好支持厦门特色产业发展。”省党代会代表,厦门海关关长、党组书记柏华冰说,飞机维修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下一步仍是厦门海关探索监管方式改革的重点。
“一照一码”、投资管理体制“三个一”、多规合一……一年多来,福建自贸试验区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190项创新举措为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做出有益尝试。代表们表示,福建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增强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体系标准,厦门的排名从自贸试验区成立前的61位提升到49位,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政府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都有大幅改善。正是得益于此,航空维修、融资租赁、邮轮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才能加速聚集和高速发展。”熊衍良表示,报告提出“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制度创新集成化、服务标准化、政策透明化、社会诚信化”,厦门片区将在这方面着力,进一步扫除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引领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拓展内外开放空间
在全国率先推出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模式、首创非中规车辅助性整改措施、试点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一年多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通过制度创新吸引企业聚集,收效显着。今年前三季度,江阴口岸进口外贸整车5964辆,同比增长96%。
在省党代会代表,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宇方成看来,整车进口贸易额的飙升,是当前福建不断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加快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和工作机制的成果之一。
一年多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先后启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整车平行进口、飞机融资租赁、保税展示交易等新业务,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发展,着力推动我省从外贸大省向强省转变。
宇方成表示,新形势下,福建只有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总体布局,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才能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我省要注重发挥出口的带动作用,鼓励引导产业、技术、服务“全产业链”出口,加快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工作机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支持福建企业“走出去”。这得到来自经济领域的代表们的一致认同。
“报告两次提到‘走出去’,作为闽企的海外员工,我备受鼓舞。”省党代会代表,中国武夷(肯尼亚)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武夷(肯尼亚)有限公司董事陈富强表示。
中国武夷是我省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这几年在海外,尤其在非洲发展较快。“我们将根据省里未来五年发展的思路,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将海外业务从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到投融资、工业化产品、房地产投资等领域,带动我省建工行业转型升级。”陈富强表示。
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离不开金融支持。省党代会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吴国培表示,福建银行业正积极推动金融改革。“我们正在试点扩大人民币对外使用的范围,助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同时,逐渐放宽进出口企业和对外投资的外汇管理限制。”
福州代表团的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福州将积极抓住福州新区发展的契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带动全省开放发展的新引擎。
推进闽台深度融合
党代会报告提出“突出深化两岸特色文化和民间基层交流,鼓励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省党代会代表,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素珍深有感触。她表示:“现在闽台民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基层工作者也能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出一份力。”
据介绍,两年前,金尚社区与台北文山区忠顺里社区启动共建。之后,作为日常交流活动,不少台湾青年带着首饰设计等项目来展示。“我们很惊讶于他们的创意,于是推动辖区内的惠和石文化园与他们对接,现在他们都对来厦门创业充满信心。”陈素珍说。
一年多来,围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战略定位,我省发挥对台优势,不断创新两岸合作机制,在推动两岸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方面先行先试,对台合作新窗口的作用逐渐显现,闽台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
吸引大量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是闽台深度融合发展结出的硕果之一。如今,福建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都已搭建了较为成熟的两岸青创基地等就业创业平台。平潭片区台湾创业园还在全国首创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定向、定点、定制”的服务模式,截至9月底,已引进企业115家。
随着台湾居民入境免签注和试点签发电子台胞证、台车入闽常态化等举措的实施,如今闽台两岸往来更便利。同时,福建自贸试验区对台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到医疗、教育、建筑、旅游、人力资源等领域,更加吸引众多新台企抢占先机。
省党代会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文耀对报告提出的“全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积极探索对台合作新机制”表示振奋。他认为,平潭当前最重点的任务就是用足用好政策,一手抓项目建设、开放开发,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必须要在对台深度融合新机制方面进行破题,通过加强基础建设、产业培育等措施,让更多台湾同胞来到平潭,建设共同家园。”
省党代会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认为,随着中央新批7个自贸试验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更多挑战。“进一步在对台这一福建特色上做文章,大力实施闽台产业对接升级计划,支持在闽台资转型升级,不断推动两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依旧是福建自贸试验区最重要的着力点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