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21条政策 奖励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

改革创新硕果累累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

厦门自贸片区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强的使命感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图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暖心便捷的政务服务、主动开放接轨国际的定力、不断成熟的产业集群、熠熠发光的商机……大厦之门,试验之田,厦门自贸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的努力正在释放“虹吸效应”。

挂牌至今,厦门自贸片区系统集成推出380项创新举措,在全市复制推广273项;在省自贸办评估通报的全国创新举措中,涉及厦门片区的累计有63项;国务院通知复制推广的89项自贸试验区经验,厦门片区约占1/4;全国12项最佳实践案例,厦门片区占1/6。

变化触手可及,但绝非唾手可得。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如何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继续当好开路先锋?毫无疑问,除了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外,别无他途。

当前,厦门自贸片区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强的使命感,自觉扛责、自我加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活的机制、更优的服务、更强的活力,加快推进自贸片区、自创片区、综改试验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以新气象打开新空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关键词

简政放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年初,厦门自贸片区与国际工程建设模式接轨,试点开展“建筑师负责制”。给政府做减法,给市场做加法。在新制度下,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把建筑工程的技术审查工作逐步交给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充分发挥建筑师及其团队在工程全过程中的总指挥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确保质量、安全和效率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而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竞争。

“建筑师负责制”是厦门自贸片区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厦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在厦门自贸片区试点,进而推广到全市。如今,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从立项到办理产权登记审批,由246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主流程40个工作日,提交的申请材料从373项减少到76项。从原来比较冗长的串联式审批,改变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并联式审批。日渐高效的审批制度体系,有效推动了厦门市投资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但需要“硬措施”来托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以赢得主动、取得优势,需要主动找差距、找不足,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创新,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把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把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

生逢改革,最需要的是敢闯敢试的勇气、实干为要的劲头。近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标新加坡,探索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一条改革路径:率先实施“一照一码”商事登记模式,推行开办企业全程电子化,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和市场准入领域审批制度改革,进口酒监管制度创新带来酒类进口量的飞速攀升,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刀刃向内自我改革,涵养出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

与此同时,“宽准入”意味着“强监管”,厦门自贸片区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版权)和文化市场“四合一”监管执法协作创新试点,推行信用三公示管理模式,推动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参与信用监管。不仅如此,厦门自贸片区还率先成立国际商事仲裁院和调解中心,完善“立法引领+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法治保障新机制,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坚决守好底线。

关键词

对标一流

与国际规则接轨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全国首创“进口提前报关奖励”措施,免除集装箱查验服务费,降低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引航费等系列港口收费标准,减免进出口申报环节报关报检费用,厦门口岸企业收费信息“全程阳光”……一场抓铁有痕的改革,给厦门口岸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大礼包。

数据显示,2018年,厦门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进口、出口放行时间分别为42.85小时、5.78小时,分别较2017年压缩61%、74%,超前、超额完成较2017年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任务。

在清费降负工作方面,去年,我市在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上对全市集装箱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进行公示,目前厦门口岸政府性收费已降至国内沿海主要口岸最低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厦门口岸为企业减负1.5亿元。厦门进口总体费用为366美元,出口总体费用为339美元,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最低水平。

发展空间正在不断扩宽。去年10月,厦门口岸获批开展来自台湾、东南亚等地的集装箱货物过境运输业务,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地区、东南亚国家货物经海运到达厦门港,并通过中欧(厦门)班列以海铁联运转运至欧洲及中亚地区,提升厦门港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中转港,推进建设“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枢纽。一段时间以来,我市积极拓展国际集装箱中转货源,并率先部署国际中转集拼系统,开展多货主、多通道、多业态、多国别业务试点,我市海铁联运被列入国家多式联运项目示范工程名单。2018年,国际中转实现62.1万标箱,国际集拼实现10.39万标箱、比增22.9%。

提效增速的改革氛围成为乘势而上的发展气场,推动着厦门口岸长足稳健发展。2018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增长2.9%;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70.2万标箱,增长3.1%,排名稳居全国第7位、世界第14位。航空口岸出入境旅客365.8万人次,增长9.6%;航空口岸货邮吞吐量12.7万吨,增长5.4%,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厦门口岸持续推出一系列政策,降低口岸政府性收费,实实在在给企业减负,大大提升了获得感。”嘉晟集团厦门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厦门市口岸办等部门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良苦用心让他们倍感温暖。正是得益于厦门口岸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嘉晟集团业务遍及全球,2018年在厦门口岸进出口额达10亿美元。

关键词

深化合作

因地制宜推出惠台政策

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

去年4月,为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厦门市提出了60条贯彻落实措施。与此同时,厦门自贸片区也制定了具有自贸试验区特色的厦门片区惠台26条,进一步放宽对台开放领域,凸显“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开放政策。

用心用情,应通尽通。肩负着深化开放的使命,厦门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差异化服务于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需要,为对台交流合作、“一带一路”合作等方面的探索提供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在对台交流合作方面,厦门发挥对台战略支点作用,围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战略定位,以厦门自贸片区为桥头堡,积极探索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新平台、新机制、新途径。

四年来,厦门自贸片区注重发挥对台特色优势,在台商独资油脂项目、台资旅行社、独资人力、海员外派、台资演艺经纪机构等放宽台商准入门槛、扩大投资领域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全国建设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制定台湾技术士证书匹配规范,先行先试落实“双待遇”工作举措,推进厦金游艇自由行,探索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率先推进“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货物批次占大陆50%以上,进口台湾水果占大陆总量的八成。率先开展的海运快件试点,打造大陆入台货物及台湾货物进入大陆的集散分拨中心。建立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清算总量占大陆近1/10;开展两岸人民币现钞直接调运,对台现钞调运430批次、130亿元。

另一方面,厦门充分发挥“海丝”支点作用,以中欧(厦门)班列常态化运营为基础,以厦门口岸获批开展集装箱货物过境运输业务为契机,构建出一条条连接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物流新通道。目前,班列已开通3条国际线路,通达12个国家和34个城市,累计发运450列,货值超80亿元。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开放包容方能行稳致远。厦门自贸片区不断提高自身建设质量,全面落实各项惠台举措,大力争取先行先试政策,积极谋划推进两岸应通尽通,争当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区。

关键词

凸显特色

加大差异化改革试验

继续推出更多创新举措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以前是小西装、高跟鞋,坐在办公室里等任务;现在是迈开腿、平底鞋,走访调研找问题。在厦门自贸片区,“被动”到“主动”是大势所趋,从问题追溯源头,成为破解营商环境课题的重要依托。

日前,为强化改革统筹谋划和系统集成,我市印发了2019年厦门自贸片区49项重点试验任务,从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开放、创新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深化金融财税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强化“双自联动”和区域协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拓展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度交流合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9个方面加大“差异化”改革试验,凸显特色质量。

“今年,厦门自贸片区将继续瞄准一流水平,针对性推出更多首创性、差异化制度创新举措,大力建设国际高标准自贸试验区。”厦门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片区将结合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便利程度,在制度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大探索实践,推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创新举措,并在用好、用足、用活2018年获批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12项政策的同时,继续争取更大支持。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盯紧实化、细化重点在谈项目,大力打造重点平台,提升以改革促发展整体实效,努力在制度创新中赢得发展先机、带动发展,在更高水平上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发挥多区政策叠加优势,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推进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等多区叠加,政策相互复制拓展,不断为吸引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探索新路。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对厦门自贸片区来说,优化营商环境,既存在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也立足于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是一项没有休止符、没有完成时的系统性工程,四周年为始,路在前方。

亮点 厦门自贸片区63项全国首创举措

挂牌至今,厦门自贸片区系统集成推出380项创新举措,在全市复制推广273项;在省自贸办评估通报全国创新举措中,涉及厦门片区的累计有63项;国务院通知复制推广的89项自贸试验区经验,厦门片区约占1/4;全国12项最佳实践案例,厦门片区占1/6。63项全国首创的创新举措具体包括:政府职能转变(8项)、投资便利化(6项)、贸易便利化(35项)、金融创新(1项)、对台交流合作(9项)、事中事后监管(1项)、法制化环境建设(3项)。

贸易便利化(35项)

●进出境邮件“移动式”通关模式

●海关通关移动综合服务平台

●进口酒检验检疫快速通关模式

●入境自用工业品“符合性验证”模式

●创新跨境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监管模式

●加工贸易单耗信任审核

●“关港贸”查验信息交互全程电子化

●船舶证书“三合一”并联办理

●入境大宗工业品联动检验检疫新模式

●国际航行船舶供水检验检疫“开放式申报+验证式监管”模式

●通关业务互联网全口径自主申报

●行邮物品“电子税单”

●保税仓库货物出库便捷通关模式

●报关企业申报多介质身份认证

●口岸检疫处理前置模式

●“单一窗口”海关税费自报自缴

●航空维修监管新模式

●电子关锁跨直属关联动模式

●入区加工

●试行分送集报货物“集中申报,分段担保”模式

●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促进飞机及零部件维修业务的发展

●创新包修转包航材流转监管模式

●保税料件交易

●“互联网+保税展销”模式

●先放行、后改单作业模式

●进口货物“水路提货”模式

●海关创新项目众创及实施管理平台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国际航班报关申报电子化

●海运国际转运货物“散进集出”监管模式

●海关“以企业集团供应链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保税供船物资“整进散出”海关监管模式

●船舶吨税无纸化申报

●旅客通关候检智能计时预警

●“关数e”应用平台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政府职能转变(8项)

● 推行税控发票网上申领系统

● “手机领票”便捷服务

● 土地出让在线办理模式

● 税收服务自助双向电子取件模式

● 涉税电子文书网上送达服务

●国地税协同开展重点税源直报

● 市场准入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对台交流合作(9项)

●对台湾输入区内的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试行快速检验检疫模式

●打造两岸移动互联网联盟,创新两岸冷链物流市场合作机制

●建设两岸青年创客创新创业基地

●来厦非福建省籍人员赴金门游延伸至澎湖游

●非福建省居民赴台湾本岛旅游免于提交暂住证

●试点海运快件进出境业务

●大力支持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和对台离岸业务

●旅游要素同业O2O交易中心

●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试点

投资便利化(6项)

● 企业设立实行“一表申报”制度

● 企业注册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 规划建设审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个体工商户“口头申报、当场取照”简易登记注册模式

● 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制度

● 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办

金融创新(1项)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事中事后监管(1项)

●监管风险防控清单

法制化环境建设(3项)

●海事现场综合执法机制

●知识产权扶持与保护机制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便捷服务平台

观点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专访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顾问、厦大经济学院教授龙小宁

人物名片 龙小宁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导,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厦门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顾问。

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厦门如何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近日,在厦大经济学院,龙小宁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身形清瘦,穿着米色的大衣,不时露出亲切的笑容,言语间给人儒雅随和的感觉,这是龙小宁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治学严谨,为人和善,她被学生尊称为“学术女神”,曾被评为厦门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作为外经贸领域的知名专家型学者,她运用经济学实证方法,开创性地研究中国外贸外资、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制度安排之间相互影响等问题,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她就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营商环境、一带一路等话题,与记者侃侃而谈。

谈改革开放 充分利用优势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虽然现在全球一体化遇到挫折,但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能停,要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龙小宁说,这风云激荡的40年,中国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智慧,写下光辉精彩的篇章,积累了很多优势,其中比较重要的优势是生产配套能力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她认为,在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少的大背景下,这些优势更要充分利用,要通过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推动进一步的经济发展。

从领域范围来看,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还比较低,开放要提速,脚步要迈得更大一点。“这个过程肯定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迟早要面对”。她以制造业开放为例,从来料加工,到放开出口经营权,制造业开放经历了一个探索实践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从治理层次来看,开放模式需要做出一些改进,改革开放早期,中国通过优惠差别待遇把外资吸引进来,加入WTO后,国民待遇成了一个关键词,“我在很多场合提过这样一个观点:要把原来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逐步扩大为普惠制待遇,对所有企业都一样。那么,中国用什么优势吸引外商呢?在我看来,主要是营商环境的改善。营商环境是制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所关注的那部分制度环境”。

谈营商环境 提高法治化水平 给企业长期发展信心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厦门于2015年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从去年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的结果来看,厦门位列全国第二名。

龙小宁说,当前,很多研究机构和单位对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包括企业设立、厂房修建、融资活动等需要的手续以及法院执行治理与政策税负水平等,涉及企业从成立到经营的各个环节。一般来说,机构采用这样的模式来评价——对企业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得出一个平均数,而她提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我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最看重的,不是平均水平,而是差异性指标”。一个简单的例子,企业到一个城市投资,发现一项优惠政策你有而我没有,可能就放弃投资了。

为此,龙小宁提出,好的营商环境,要具备法治化的几个特征:公平、透明、可预期性。她对可预期性做了进一步解释:法治化水平高,政策具有稳定性,不朝令夕改,不人为歧视,有着稳定、成熟的行政体制架构。“这样的营商环境能够给予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是一个地区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龙小宁为厦门的营商环境点赞,作为经济特区和外向度较高的城市,厦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承压较早,营商环境的提升步伐走得较快,环境红利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新信息、新平台、新机遇。她尤其肯定了厦门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厦门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长足进展,2017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增长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谈创新发展 改善制度环境 提供平等稳定激励体系

在采访中,龙小宁多次提及创新。她的一个鲜明观点是:激励政策和制度环境都有助于促进创新,但后者可能发挥着更加基础性的作用。“从全球来看,创新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依靠优越的制度环境”。

龙小宁认为,制度环境的改善更能帮助推动长期稳定的高质量创新,因为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创新个体提供更为平等、稳定的激励体系,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激励政策的长期效果。而良好的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点要求,便是“实行普惠制的待遇,平等保护所有人的私有产权,包括知识产权”。

近年来,厦门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领新产业加快成长,使创新型城市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龙小宁也为厦门创新发展进一步支招。产业方面,厦门可以加大力度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厦门与台湾具有地理上临近优势,台湾创意产业在理念、运作、推广等方面走在大陆前头,吸引更多的台湾创意企业落户厦门,可以带动厦门服务业的发展。

龙小宁认为,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让创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厦门要走的路。



版权所有: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

Add:NO.84, HuaLin Road, GuLou Area, FuZhou, China

邮编/Zip Code:350003 电话/Tel:+86-0591-58698500 传真/Fax:+86-0591-58695800 闽ICP备150081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