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笔者从厦门海关了解到,得益于海关创新政策的强力驱动,泉州综保区航空维修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逐渐成为国内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航空零部件维修基地。据统计,2018年厦门海关隶属泉州海关接审进出口报关总值达47.69亿元,同比增长51.87%。其中,晋江太古飞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为46.17亿元,同比增长59.8%,涉及国内维修37.68亿元,同比增长1.78倍(占企业总体业务81.6%),均创下历史新高。
晋江太古飞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户泉州综保区的企业,也是全国最早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境内外航空部件保税维修企业之一。2017年9月入选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适合入区项目指引》十个成功入区项目案例(境内外维修案例),是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该公司自2011年开展保税维修业务以来,连年实现稳步增长,对泉州综保区航空维修业发展增长贡献度最大,占比约在九成以上。航空部件维修品种由最初单一的“飞机反推器”“整流罩”向飞机尾翼部件拓展,增加至“枢轴门”“雷达罩”“起落架舱门”“阻流门”“襟冀”等17个品种。
在8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公司在国内外航空维修业的激烈竞争中也曾面临成长难题。为帮扶企业提高行业竞争力,力促泉州综保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链完整的保税航空维修服务中心,泉州海关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境内外维修”政策。同时,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国内航空维修应急“周转件”监管模式,实现了泉州综保区与厦门自贸试验区飞机维修无缝保税对接,在通关保障方面实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时响应企业的加班验放诉求。
据悉,《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近期将正式印发实施。凭借海关创新监管和高效服务,预计2019年泉州综保区维修业务量有望再创新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