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图为弘信电子生产线。
8月26日,本报推出《厦门实体经济越来越“结实”》的新闻述评,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表示,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双千亿”工作实现赶超目标,鼓舞了企业的干劲。专家表示,站在新起点上,还可以打出“组合拳”,推动实体经济锚定高质量跃步新发展。
展望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推动“双千亿”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征程的号角吹响,企业以更加饱满的干劲更加坚定的信心推动发展。
“新时代班组”——这是当前金龙车身公司最热的一个词。因政策原因,这家于2015年陷入困境的传统装备制造型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新时代班组”建设,员工士气、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在白车身(BIW)、模具业务、焊接智能装备及配套业务等四大业务板块上确立了智能化和轻量化方向,不仅止住了连续三年的跌势,还在智能装备和模具业务发展初见成效。金龙车身总经理刘志军表示:“通过转型,企业告别‘搬运钢铁’这一传统发展模式,朝着汽车轻量化和智能化的模式发展。”
2018年8月12日-20日,在南非举办的2018世界车辆模型锦标赛传来喜讯,两位选手使用轻工集团旗下Sunpadow三圈霸道模型锂电池作为动力包揽两项世界冠军,“这意味着轻工集团打造模型锂电池世界第一品牌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轻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双千亿”工作的部署,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旗下三圈锂电池市场占有率和产品使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分析
实体经济平稳向好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体现厦门实体经济平稳向好的态势,有一个关键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数据。”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蒋晓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93.04亿元,产业链产值增长较快的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链、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链,分别增长27.9%和22.1%。
厦门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祥清表示,厦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动能正不断增强,呈现出三大特点:支柱产业平稳增长、八成行业保持增长;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去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27%,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发展后劲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提速,上半年工业投资在联芯等大项目拉动下增长14.4%。
建言
打出惠企“组合拳”
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把握好产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技术研发,不断创新。”这是信达光电物联科技研究院院长魏岚给出的一个答案。她告诉记者:“做技术研发‘烧钱’,但这条路必须走,企业产品若要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创新并重视核心技术。同时,市场的平等规范准入、产学研用融高效协同、人才的合理激励等等,这些都是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助推器。”
蒋晓蕙表示,我市实体经济平稳向好,离不开金融支持和减税政策,当前我市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了新提升,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助力实体经济进一步向好,下一步还可以继续发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水。
促进我市实体经济持续增长,关键要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作用,在徐祥清看来,“要进一步做大创新型企业,构建由种子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构成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进大院大所提升创新能力;要降低企业成本,对标新加坡等先进地区,持续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水平,滚动出台减负清费措施;同时还要促进人才聚集,建立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人才政策体系,推行租、售、补、赠的系统化人才安居政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