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新加坡籍散货轮缓缓靠泊厦门国贸码头,来自印度尼西亚某钢铁集团的1300多吨冷轧卷钢在卸船暂存后,装入集装箱,以国际中转模式,陆续换乘集装箱班轮前往世界各地,标志着厦门港海运货物“国际中转,散进集出”新业务模式正式启用。
“按照以往常规流程操作,货物需按照散杂货进口报关,再转运出口报关。”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运货物“国际中转,散进集出”业务的突破,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还加强了厦门港国际集装箱中转的培育能力。
今年上半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5亿吨,同比增长1.16%。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16.6万标箱,同比增长7.62%,增速在全国沿海集装箱干线港中排名第二。
“上半年厦门港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持续的‘降本减负+提速增效’组合拳战略。”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逾6000万元
上半年,厦门港累计发放省市港航扶持资金2.6亿元,暂缓开征外贸船舶锚地停泊费,减免部分集装箱口岸查验费、引航费等政府性项目收费,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厦门港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6815.31万元,预计全年可减免1亿元以上。
“除了政府性项目收费外,厦门港口管理局还积极引导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手段降低非政府性收费。”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目前,厦门港口管理局通过引导厦门港口协会、厦门船东协会和厦门市船舶代理协会三家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开展非政府性收费规范和减免工作,覆盖厦门市主要码头、理货、港口服务、拖轮、船代企业。
下半年,厦门港将推动出台海铁联运和陆地港扶持补贴政策,扶持陆地港业务拓展。厦门港口管理局也将提前布局2019年度厦门港集装箱发展扶持政策,紧盯降本增效工作目标,扎实推进集装箱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的再降低措施。
信息化技术提升港口效率
“降本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还在于提高港口的通关、物流效率,以及服务水平,提升港口的整体竞争力。”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方面,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突破口”。
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是厦门港2016年在全国率先应用的技术,可实现全港物流信息无缝连接。码头闸口由人工交接查验转为系统自动识别——集装箱拖车经过闸口,车号、箱号、箱况、重量、司机信息等就会被自动采集,随后闸口控制系统会为司机“指路”,并自动放行。
据了解,依靠这一平台,每辆车的通过时间由原来的96秒压缩到26秒,通过效率提升了3倍。目前,该平台已对接12家船代、48个堆场点、459家物流企业、9530辆注册车辆。
今年上半年,厦门港智慧港口建设进一步提速,应用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危货监管效率,部分港区已实现危货全程痕迹化管理;完成厦门港锚地航道智能监控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通过智慧港口建设,厦门港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以及货物在物流链上的流转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完善法治和信用体系营造良好氛围
完善港口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为厦门港提速增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法治建设方面,厦门港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成立法律顾问小组,严把重大决策制定、合同审查等方面的法律关。同时,厦门港还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服务,依托厦门港航调解中心开展港航民商事纠纷调解。
记者从厦门港航执法支队获悉,上半年,厦门港集中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已开展执法检查352次,出动执法人员1017人次,检查港航企业226家次,检查运输船舶148艘次,立案19件,结案18件,港区通航秩序和安全生产氛围进一步提升。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上半年,厦门港率先建立全省首个港航企业信用管理平台。“平台包含年度信用计划,考核指标体系,企业、群众的日常信息上报,执法人员(督察员)日常监管和督察信息,第三方考核评价信息等内容。”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