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展示中心展示如何辨认真假球衣(左假右真)。(本报记者 何炳进 摄)
46名
厦门自贸片区先后出台进一步激发自贸试验区人才创新创业措施16条、柔性引才暂行办法、扶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办法等政策,放宽和简化外籍人才及其配偶家属来闽来厦创业的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审批。开设人才申报“一站式”服务窗口,截至目前面向海内外聘任了46名专家顾问,招聘海外专才4名。
7.7倍
厦门自贸片区实施行业信用监管,推出第三方信用评级、信用承诺制度、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和社会共治制度等全国首创举措。开展常态化口岸通关联合执法,在国内率先实施口岸“三互”合作、“一站式”查验通关改革,使厦门口岸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截至2017年底,片区新增企业34948家,比挂牌前增加7.7倍。
98.66%
国家电网公司将厦门自贸片区“获得电力”列为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并给予重点支持,探索电力获取便利化改革,推出用电工程建设“五个零”和实施供电服务“五个一”的服务新举措,提升片区获取电力便利化水平,片区内用电申请办事流程提速34.5个工作日,低压业扩工程客户满意度98.66%。
厦门远海码头,工人们拉住轮船绳索助其靠岸。(本报记者 何炳进 摄)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厦门自贸片区积极探索建立与开放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着力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成立三年来,厦门片区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的成效为营商环境的提升写下了注脚:2015年实施62项试验任务,2016年实施94项,2017年再推出78项,目前已完成76项,部分实施2项。
人才机制改革促进人才集聚
福莱帕特(厦门)航空部件服务有限公司的黄阳标,是厦门自贸片区首批通过航空维修行业职称评审的专业人才。得益于厦门自贸片区在全省率先启动航空维修产业职称改革试点,他的职称评审从申请到公示只用了一周时间。“像我们这样的技术人员,常常扎根一线,顾不上评职称这件事,没想到这次评职称速度那么快。”在航空维修行业工作了11年的黄阳标不禁为厦门自贸片区改革职称评审的做法点赞。
人才,是厦门自贸片区发展的核心资源。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突出制度创新,先后出台进一步激发自贸试验区人才创新创业措施16条、柔性引才暂行办法、扶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办法等政策,从税收、经费、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政策给力,一大批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为推进人才居留往来便利化,厦门自贸片区梳理形成各类人员出入境管理便利化的若干措施,放宽和简化外籍人才及其配偶家属来闽来厦创业的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审批。如今,厦门自贸片区已成长为人才新高地,为我市经济发展积蓄了动能。
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
通常情况下,从专利申请到最后授权最快也要半年。在位于厦门自贸片区的中国厦门(厨卫)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厨卫企业最快十个工作日就能完成申请。申请周期的缩短,既保护了企业的创新成果,也助于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探索与自贸片区建设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针对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痛点”精准发力。以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出台的“全覆盖”的知识产权扶持与奖励政策为例,凡是在厦门自贸片区注册、经营的各类商事主体,均可按规定享受知识产权相关扶持与奖励,此举激发了企业创新的热情。
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知识产权“保护网”逐步成型:免费向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网上侵权预警与存证云服务”;中国厦门(厨卫)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成为全国首家设在自贸试验区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率先成立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福建省高院自贸试验区(厦门)司法保障研究基地、湖里区法院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法庭“三合一”巡回审判法庭;建成全国首家自贸试验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展示中心;建设新业态侵权态势研判中心,推出自贸试验区外贸订单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窗口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通关效率
提起厦门自贸片区的改革红利,许多企业都会提及“通关便利化”。厦门自贸片区在国内率先实施口岸“三互”合作、“一站式”查验通关改革,使厦门口岸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
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在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上形成了有益探索:实施行业信用监管,推出第三方信用评级、信用承诺制度、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和社会共治制度等全国首创举措;创新综合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建立O2O的综合监督管理执法体系,运用信息化监管方式来强化诚信体系和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常态化口岸通关联合执法等。这些创新举措进一步改善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17年底,片区新增企业34948家,比挂牌前增加7.7倍。
电力获取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
翻看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测指标,“获得电力”是评价测量各个经济体营商环境便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将厦门自贸片区“获得电力”列为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并给予重点支持,探索电力获取便利化改革,推出用电工程建设“五个零”——用电申请“零资料”、供电方案“零等待”、电源接入“零条件”、低压业扩“零往返”、中间环节“零验收”,和实施供电服务“五个一”——后台人员“一次派工”、增值服务“一次上门”、智能诊断“一份报告”、电工免费“一次培训”、故障抢修“一份协议”。
“五个零、五个一”的服务新举措,提升片区获取电力便利化水平,片区内用电申请办事流程提速34.5个工作日,低压业扩工程客户满意度98.66%。
【政策点击】
人员出入境
便利化政策
2017年12月公安部批复又有5项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在福建自贸试验区落地:
政策1: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福建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政策2: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自贸片区工作,或在自贸片区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我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政策3:对来当地探望亲属、洽谈商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可以签发5年以内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对在当地工作、学习、探亲以及从事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的,可以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
政策4: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外国留学生,可以凭我国高校毕业证书申请2年至5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经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的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在入境口岸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入境进行实习活动;持其他种类签证入境的,也可在境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进行实习活动。
政策5:自贸片区有关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办妥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在入境口岸申请工作签证入境;来不及办理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凭企业出具的邀请函件申请人才签证入境。
产业引导基金
服务产业集群
2016年9月,由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主导设立的厦门自贸片区产业引导基金成立,该基金重点服务于自贸片区内的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集群。
首期资金主要来自厦门自贸委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厦门象屿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受托管理机构,将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运营管理。引导基金可直投项目,也可投资子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引导基金总规模5亿元,通过政府信用,吸引社会资金聚集,形成资本供给进入自贸片区内产业投资领域,为片区的重点产业投资提供更好的资金来源渠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