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21条政策 奖励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

创新监管模式 服务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

督管理局深化改革,认真做好服务工作。(资料图/本报记者张奇辉 摄)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近日即将迎来挂牌两周年。两年来,借助自贸试验区的东风,围绕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厦门市场监管部门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登记便利化为目的,在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交出了一份充分体现厦门特色的亮眼成绩单。

“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三个字‘放、管、服’,也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自贸试验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黄中华告诉记者。自贸试验区就像厦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一片“试验田”,体制、理念和监管方法上的创新,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带来市场主体的争相“赶潮”。

减负提效全国首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据了解,2015年,我市在全国首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并从当年2月15日起,在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内分步实施。“改革前,企业办理‘三证’,需分别到不同的部门、按各自的流程分别办理,录入诸多信息,重复提交多种材料,费时费力;改革后,企业无需再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企业办理营业执照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大大降低了办事成本。而且领取了兼具三证功能的“一照”后,企业到银行、社保等部门和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时,提交的材料也将更加简化。”黄中华介绍。

2015年5月4日,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开始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当年6月起,该制度被逐步向全市推广。该项制度为全国范围内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得到李克强总理、国家工商总局和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放宽准入吸收外资集聚效应显著

从2015年8月31日起,市市场监管局在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了“一网流转、一表申报、一趟取照”:依托“厦门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企业设立登记“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查、网上公示”,名称预先核准、设立登记网上预审通过后,企业根据审核意见,打印网上申报材料,一次性提交窗口,即可“立等取照”。

为创新市场准入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经过充分调研,联合厦门片区管委会等部门出台《关于服务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推出包括:实行外资企业“负面清单”外直接登记制度;放宽企业名称选用限制、住所登记和经营场所备案条件;允许境内自然人直接投资外商投资企业等多项创新举措。

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推行“除从事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经营以外的外资企业,均可直接申请设立登记,无需审查备案证明”的“直接登记”制度,进一步释放了场地资源,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吸收外资集聚效应尤为显著。黄中华告诉记者,由于厦门片区内便利的营商环境,外资企业特别是台湾中小投资者投资自贸试验区的热情持续高涨,目前全市近三分之二的新增外商投资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在自贸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的内外资企业共计28713户,其中新设企业11413户,同比增长了10.2%,新迁入企业2927户,同比增长了30.38%。截至4月7日,自贸区市场监管局共登记外资企业1932户,其中新设各类外资企业797户,注册资本达704817.58万美元。平均每月有75家左右外资企业在区内注册。

综合监管变“单打独斗”为联动监管

去年4月上旬,厦门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由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的厦门自贸片区综合监管执法协调协作机制工作方案。方案通过建立一机构(综合监管执法局)、一机制(自贸区综合执法协调协作机制)、一平台(自贸区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加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综合监管执法协作,充分发挥监管执法整体合力。

“市场监管局目前已经建立商事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实行信息共享与联动、信息抽查、联合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依托厦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开发建设的自贸区信用信息公示子平台也已上线运行,正在加大平台的建设力度,以尽快实现跨部门、跨区域、政府与社会等的信息互通共享和综合应用。据了解,厦门也是全国首个为自贸试验区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单独设立平台的城市。



版权所有: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

Add:NO.84, HuaLin Road, GuLou Area, FuZhou, China

邮编/Zip Code:350003 电话/Tel:+86-0591-58698500 传真/Fax:+86-0591-58695800 闽ICP备150081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