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21条政策 奖励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

厦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黄菱解读厦自贸区政策

功能定位

试验田、助推器

国家层面— —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压力承受的测试平台, 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

厦门层面— —美丽厦门发展战略的助推器。

立足两岸、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战术,不是战略。

主要任务

遵循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央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决定》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美丽厦门”十大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行动计划(2014-2018)》

三大任务

(一)对标国际通行规则,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二)围绕“一区三中心”建设、实施“一路一带”战略, 培育功能,创新政策,助推转型升级。

(三)率先探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新领 域。

(一)对标国际通行规则,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内涵:国际国内市场准入的开放度、企业注册设立的便捷 度、政府监管的透明度。

核心内容:保障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扭转行政监管 主导的思路,建立依法监管体系。

10个方面的便利:开办企业便利;办理施工许可证便利;获得电力便利;财产登记便利;获得信贷便利;保护投资者;交税便利;跨境贸易便利;执行合同便利;解决破产便利。

主要任务:

A、深化改革(改革政府管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B、扩大开放(投资领域扩大开放。主要领域是服务业,主要对象是民间资本和外资。)

深化改革(3方面,16项)

1、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核心:

实施商事主体登记注册与许可经营项目审批分离的新型商事登记制度。 内容:◇ 大幅减少前置审批项目;◇ 程序便捷:“一口受理,一表申报,并联审批,一证一码,三证合一” ; ◇ 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立企业年度年报公示制度、出台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难点:一是后置审批还有180多项,根本上还是要再削减后置审批的事项,这是准入的真正门槛。二是后置审批项目的监管存在难度。

2、外资投资管理改革(5项)

核心:

企业设立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实行“负面清单”投资管理,外资准入实行备案制。

内容:

限制准入的行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 “负面清单”以外项目涉及的企业设立、变更及合同章程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企业设立的程序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衔接,内外资相同;◇ 外资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即可获得备案证明;◇ 在试验区试点开展涉及外商投资的国家安全检查和集中反垄断审查。

3、 对外投资管理改革(5项)

核心:

对境外投资、到境外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为主的管理方式。

内容:

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

构建对外投资促进体系;

建立多部门共享信息监测平台。

4、贸易监管服务制度创新(10项)

核心:

遵循“高效便捷、风险可控”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

在大通关公共平台基础上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相关部门信息互换、 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内容:

政府、海关、国检等口岸单位,整合现有口岸资源,共同构建大通关一体化信息平台,对标新加坡,最终建成“关港贸”一体化平台,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全面实现关、检合作“三个一” ;

海关在“三个领域、五个方面、七项重点”创新监管思路和模式;

国检在6个方面出台21项改革措施;

海事简化船舶进出港口手续。

5、政府监管制度(模式)创新(6个方面)

核心:

电子政务、依法管理,向社会专业中介采购服务。

内容:

以新加坡“电子政府”为标杆,建立公共政务平台,推动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运行;

利用地方立法权,研究制定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仲裁制度、权益保护、新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试验实践,向国家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议。

扩大开放

目的:发展新型业态、引进先进管理及生产技术、人才、市场。

领域:金融服务(对内、对台)、航运服务、电信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先进制造业。

金融 :19项,其中扩大金融开放8项,拓展金融服务11项。(比重最大)

航运:8项

电信:1项(对台)

商贸服务:9项

专业服务:17项(对台)

文化服务:8项(体现在负面清单中未列入)

社会服务:3项(对台)

(二)围绕“一区三中心”建设、实施“一路一带”战略,培育功能, 政策创新,助推转型升级。

内涵:监管制度创新↔功能培育

核心内容:助推“一区三中心”建设,“一路一带”战略实施( 重点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伊朗、越南9个国家)。

A、贸易中心功能

1、离岸贸易

目的:巩固厦门口岸地位,传统贸易中心向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转型。

目标:区域性营运中心、订单中心、分拨中心、结算中心、利润中心。

内容:发展“进口分拨中心”、“离岸货物分拨中心” 、“多国集拼采购中心”、“国际维修”等。

业态特征:资金流、订单流、货物流分离;服务于两国之间的贸易交易; 服务于国内其他地区与国外的贸易交易。功能: 无限制地增强一个地区控制整合全球贸易资源的能力;

带动引领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有数据显示,香港、新加坡离岸贸易带动的相关服 务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三成。)

条件:拥有港口资源,转口贸易发达,开放程度高,税制优惠明显,信息(宽带、公共平台)基础设施完备,人才汇聚。 制度与政策需求:便利的海关监管;与贸易方式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制度;有竞争力的税收制度。

2、新型贸易业态

发展:融资租赁、跨境电子商务、仓单质押融资(内、外 贸)、大宗商品交易(内、外贸)、期货保税交割、保税展示交易、电子商务(内贸)

B、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功能

1、离岸金融;

2、金融制度及服务创新。

C、区域性航运中心功能航运中心特征:

航运业权威数据和市场报告的主要来源地;航运保险中心;国际航运法律和仲裁服务中心;国际海事标准制定中心;航运衍生服务业高度发达。

内容:

1、发展现代航运衍生服务业: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航运咨询、航运保险业。

2、建设厦门口岸的港航一体化平台,同时建立与台湾沿海各港口及“一路”沿线各港口的港航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港口间的数据交换 。

3、科学合理规划厦门港口群,加密厦门与台湾、东南亚国家的海上、空中航线及建设直达大陆中西部地区的快速运输大通道。

4、对标新加坡,出台相应的促进政策:降低税赋水平,简化税种,扶持相关平台搭建。

D、与新兴产业、与现代化服务业示范区相关的功能

1、发展服务于生产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结算、维修。

本身未必是制造企业,但提供上述服务,对象可以是本地、周边,也可以是全国、全球,实现“两头在厦,中间在外”;

在厦的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厦门为基地,营建上述相关业务区域或全球的服务中心。

2、发展文化经纪、文化创意(含策展、策会)、文化贸易行业。

3、发展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创投基金、股权基金、知识产权投融资、保险、信托等金融服务与产品。

4、基本医疗以外的多样性,高端需求的医疗服务。

5、义务教育、国民教育以外的多样性,职业深造方面的教育服务。

(三)率先探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新领域目标:推动两岸的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A、扩大开放度(以ECFA为蓝本)

方向:加深产业的对接,吸引更多台湾企业、投资者来厦门投资兴业,引进更多的台湾先进技术(生产技术及管理技术)。

内容: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

总体方案中(四)“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部分:

8、“扩大对台服务贸易开放”涉及准入门槛、知识产权、人才流动等有6项。

“电信和运输服务领域开放”3项;

“商贸服务领域开放”4项;

“建筑业服务领域开放”5项;

“产品认证服务领域开放”3项;

“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开放”7项;

“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开放”5项。(在框架协议ECFA下实施)

9、“推动对台货物贸易自由”7项。10、“促进两岸往来更加便利”6项。

13、“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17项。

其中有些项目需要先有项目再申请。表述为“研究探索”

B、以“一区三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快两岸相关产业的对接与融合。

方向:研究并创新产业功能区的模式,研究并做好与台湾

产业功能区尤其是“六海一空”自由经济示范区的

产业对接、市场对接、政策对接。

1、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金融办和人行联合相关金

融机构提出合作试验内容。(共17项)

2、两岸贸易中心:从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商品分拨中

心、航运(海、空)快件、石油交易中心等平台入

手,培育两岸贸易大陆运营、订单、分拨、结算、利润中心。

3、两岸航运中心:开辟两岸海空、海海、海陆联运航线

发展相关的航运服务业,与贸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联动。

4、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在海沧、湖里及其他功能区(软件园三期、生物医药园区等)打造台湾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创业园;引导在厦门大型台企利用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将其加工业务、制造业务向研发、设计、销售、物流、结算、维修延伸。新兴和现代不仅体现在产业门类和业态上,还体现在模式上,如现在深圳正在大力推动和复制的“创客 中心”、“创客公共平台”。 C、创新面向台湾的监管制度(模式)。

1、创新对台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监管制度

总体方案中(四)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

第9点:推动对台货物贸易自由(7条)

2、创新两岸金融往来的监管制度和模式; 总体方案中(五)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第13点: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

3、搭建两岸航运信息、贸易信息、监管信息共享的数据平台。

路径与方法

1.切记以下原则

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功能培育与政策创新相结合

切实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切实把防控风险作为主 要底线;切实把企业作为主要主体;

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

2、做好试验区的产业规划,使海沧片区与湖里片区相得益彰。

3、国内外一体化(切忌重面向国际,轻面向国内)。因台,为台,但不“ 唯台”。

4、把握立法本意,弄清底线,“改”字当头,“放”在其中,大胆试,及时推。



版权所有: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

Add:NO.84, HuaLin Road, GuLou Area, FuZhou, China

邮编/Zip Code:350003 电话/Tel:+86-0591-58698500 传真/Fax:+86-0591-58695800 闽ICP备150081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