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21条政策 奖励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

助力自贸区 重庆市6部委发大招

自4月1日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市内多个部门已陆续出台政策措施,助推自贸区建设。

4月12日,重庆市发改委、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6部门再度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针对自贸区建设密集出台相关政策。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工商:

自贸区企业办理工商登记将实现“零见面”

发布会上,重庆市工商局副局长吴岗表示,今后,企业在自贸区办理工商登记,将实现“零见面”和“无介质”等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措施:

一是在自贸区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以企业办理登记“零见面”、电子营业执照“无介质”为目标,全面开通区域全覆盖、业务全覆盖、企业类型全覆盖的网上登记系统。

二是在全面落实外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政策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工商总局授予自贸区工商部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登记管理权。

三是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建立完善企业名称查询、比对系统,切实提高企业名称查询、选择、审查的自动化程度,有效解决“起名难、效率低”等问题。

四是在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更多涉企证照,推行“多证合一”改革,降低制度性成本,实现“一照走天下、一码管终身”。

五是在符合条件的创业集聚区试点推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无需提交繁琐住所证明文件即可登记,充分释放场地资源。

六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行工商办事5项“不见面”和10项“立等可取”“两个清单”制度,合并审批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实现群众办事“最好不跑一次”和“最多只跑一次”。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就近办、立即办、指导办”服务机制,分情形、分类型重构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市知识产权局:

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曾学东称,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相关知识产权任务,为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建成内陆开放高地,重点从七方面助推。

紧扣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需求,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协调机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引领支撑作用。

加大知识产权领域简政放权力度,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依法行政,减少审批和管理事项,进一步简化和优化知识产权注册、登记、备案及收费减缴等流程。

对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的重要专利申请以及涉及低碳技术、节约资源等有助于绿色发展的重要专利申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重庆代办处提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优先审查,加快授权。

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专利、商标、版权联合执法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行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在自贸试验区设立重庆知识产权仲裁院、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中心分支机构,加强对知识产权案件的调处。

2016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两江新区设立中国重庆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重庆乃至全国汽车摩托车领域知识产权提供快速授权、确权和维权服务,吸引国内国际创新资源向重庆聚集,推动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目前,该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之中,预计2017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2016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重庆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试点,由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400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组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国际运营基金。

以两江新区为载体,依托八戒知识产权、专利云等机构,创新线上线下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大力培育、引进国内外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机构,做大做强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打造体系完整、运行高效、业态发达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市高法:

成立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

发布会上,重庆市高法院民三庭庭长喻志强介绍,在设立重庆自贸试验区之前,重庆法院未雨绸缪,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于2014年2月设立了中国首个跨区域管辖、“三合一”且可以受理部分专利纠纷的基层专业法庭——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法庭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93件,审结4618件。

据悉,法庭率先实行跨区域管辖与“三合一”,集中受理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辖区内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

为更好服务重庆自贸区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已批复同意,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将进一步扩大集中管辖的范围,统一受理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基层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喻志强还表示,针对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市场主体对商事仲裁、涉外仲裁需求增加的实际,为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对仲裁工作的支持,统一仲裁司法审查的裁判标准,将涉及商事及涉外商事仲裁的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统一由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涉外商事审判庭)审查,实现了涉外及国内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统一归口管理。

市公安局出入境:

14条措施服务外籍人才

发布会上,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杨建在发布会上表示,市公安局全力争取公安部倾斜支持,准备于近期推出14项助推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服务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出入境政策措施。

据了解,这14项助推举措,其中有7项是公安部复制推广京、沪、粤、闽试点效果较好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另7项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准备同时配套推出的出入境便利措施。

即将推出的服务自贸试验区的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亮点:

授权自贸办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放宽永久居留准入标准,下放推荐权,向海外高端人才释放强烈的引才信号;

以工资和税收为标准建立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道,坚持市场配置、市场评价的外籍人才引进机制,给予用人主体更多的自主权;

为外籍华人在华居留和永久居留提供更多便利,以激发他们的归属感,特别是对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渝工作的外籍华人降低了申请永久居留的门槛;

在签证政策方面对外国留学生在渝创新创业和外国学生来渝实习提供优越的政策利好和孵化支持,有利于促进产学链全球延伸;

为长期在华工作外籍人员提供居留便利,优化入出境和停居留政策,以满足其便利通关和稳定的居留预期;

为外籍人才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简化申请手续、急事急办等便利。

杨建表示,按公安部要求,重庆近期准备推出的这些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市场化申请永久居留外国人工资性年收入及纳税标准,需会同重庆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报公安部批准后方可实施。目前,市公安局和相关职能部门正拟定具体实施标准和细则,待报公安部审批后,最迟在5月落地实施。

市政府口岸办:

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实现贸易便利化

重庆市政府口岸办副主任肖文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服务重庆自贸试验区方面,将主要围绕“单一窗口”建设,实现贸易便利化等主要任务开展工作。

什么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肖文军介绍,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申报人通过电子口岸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满足口岸管理部门及口岸单位相关要求的标准化的单证和相关电子信息,口岸管理部门通过这一平台共享数据信息、实施职能管理,并将处理结果统一通过“单一窗口”反馈给申报人。

这种模式也就是自贸区提出“一口受理,同步审批”的“一站式”高效服务模式,改变当前国际贸易通关过程中的“多口受理,逐步审批”现象,目的是优化通关流程、提高申报效率、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真正实现贸易便利化。“单一窗口”应该属于自贸试验区内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除了加快“单一窗口”建设以实现贸易便利化之外,肖文军表示,重庆还正以提高通关效率,增强口岸辐射功能;加大统筹协调,扩大口岸开放力度;加强口岸信息化,支撑多式联运发展和畅通物流通道,促进对外自由贸易等举措,服务自贸试验区。

据了解, 重庆目前四个国家一类口岸中,有三个即江北国际机场航空口岸、重庆港水运口岸、团结村铁路口岸在重庆自贸试验区范围内。

发改委:

加快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志强在发布会上表示,重庆将着力畅通三大国际物流通道、构建三大国际物流枢纽、培育国际物流主体、对接国际物流规则,以此构建形成国际物流体系。

王志强表示,重庆将依托中欧(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发展国际铁路联运;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探索建立沪渝外贸集装箱“五定”快班轮三峡船闸优先放行机制,发展江海联运;

依托渝昆泛亚铁路通道、东南沿海港口、陆路边境口岸,以铁路和高速公路网为陆路通道,发展铁海联运和跨区域、跨国境的国际陆路运输;

依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增开航线,加密航班,构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

与此同时,重庆将积极引导和推动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重庆航空物流园、果园港物流园等三大枢纽型物流园物流功能细分和差异发展,加快中高端仓储设施以及信息化系统等建设,促进自贸试验区和三个枢纽型物流园区功能联动发展。

在培育国际物流主体方面,重庆将积极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物流网络资源的国际物流企业来渝发展,打造中欧、中美、中新等国际贸易分拨、中转、销售和结算中心,提升自贸试验区全球供应链采购和物流服务能力。



版权所有: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

Add:NO.84, HuaLin Road, GuLou Area, FuZhou, China

邮编/Zip Code:350003 电话/Tel:+86-0591-58698500 传真/Fax:+86-0591-58695800 闽ICP备150081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