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21条政策 奖励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

顶级专家再聚横琴 纵论改革建言开放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为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言献策,图为2016中国改革横琴论坛主题讨论现场。

在日前结束的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希望“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未来的中国,必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9月12日,“2016中国改革横琴论坛”在珠海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围绕“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新战略、新构想”主题,共论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改革新动态、开放新空间、产业新机遇,为中国、横琴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建言献策,为扩容背景下的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深化贡献“横琴智慧”。

这已是“中国改革论坛”第二次在横琴举办,本次论坛专家阵容相比上届更加强大、高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奠基人高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魏加宁,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原首席金融专家王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院长、国际战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武雅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周立业,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战略市场官原烽参加了本次论坛。

11日,参加论坛的部分专家还召开专题研讨会,为横琴片区下一步的发展深入探讨、建言献策。在专家们看来,横琴在制度创新、扩大开放、区位方面都有很好的优势,今后可以服务贸易为突破口,搭建促进全球技术贸易的新平台,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发展之路。

制度创新▶▷以法治建设构建先行新优势

就在日前,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全国的自贸试验区已增加至11个,这也意味着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竞争在加剧。在自贸试验区扩容的背景下,横琴如何构建区域发展新优势,成为重要课题。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看来,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本意就是想在体制机制改革上闯出一条路子,“横琴要在广东省的统筹下,跟中央的政策衔接好,作出全面的制度安排,尤其是要对接国际上前沿的规章制度,提前研究消化,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国际化的法制环境,争取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财经智库莫尼塔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建议,横琴片区毗邻港澳,可以通过借鉴或复制港澳的法治环境,推动整个区域的法治建设,使得整个人才和产业的发展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奈斯比特夫妇对中国有多年的观察和调研,在他们看来,打造服务型政府对横琴的发展非常重要,“要通过制度环境的建设,让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加对政府的信任感。”

扩大开放▶▷以服务贸易引领中国“二次开放”

如何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为论坛的一个焦点话题。

当今的开放已经是双向的开放,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开放。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郑海鳌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对外谈判的功能,从过去引进技术、资金,变为向外输出资金、输出管理、输出技术,要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资金配置平台。

在霍建国看来,现在对外开放的难题在于服务业的开放,尽管之前对养老、建筑设计、电子商务、医疗、教育、金融等都提出过扩大开放,但实际落地并不多,“自贸试验区的使命就是挑战新的领域,横琴在合资办学、合资医疗方面应该有所突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加快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也是自贸试验区转型发展的新起点。“横琴今后的发展应该以服务贸易为主线,以旅游、健康、文化为重点,以横琴与澳门的服务贸易一体化为目标,力争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中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精彩发言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

深化改革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要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定位、平等、领导三个问题。一是定位问题,党的执政基础应该是民生、民心、民意,这个定位清晰了,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执政基础才能进一步巩固。

二是平等问题。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享受同等的法律保护。但在实践当中还是有差距,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存在不平等的竞争,这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所以要建立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法律保障,这个任务还非常艰巨。

三是领导问题。要正确、全面地理解“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我认为董事局、经营班子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在制度上要进一步明晰各方的关系、职责,只有企业发展搞好了,职工得益了,社会发展了,才说明党的领导真正加强了。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夫妇:

中国成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角色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如何看待中国都发生了转变。因为重要的经济地位,中国正受到世界的尊敬,也从以前“地球村”的局外人,华丽转身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角色。

从目前来看,以前的“西方中心世界”正在向“多中心世界”转变,原有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全球性机构的影响力正在衰落,这个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有可能会一波三折。未来中国有望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望重建全球的经济秩序,这会使中国经济更加多元化,同步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弹性。同时“一带一路”也将是诸多文化的并行与融合,将在提升中国对外交流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财新数据公司董事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奠基人高坚:

培育企业家精神才能促进改革开放

中国过去的成功是靠改革开放和企业家精神。通过改革和开放使全要素增长率有了迅速的提高,提高了人的积极性,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思想认识、知识的进步。

其中,改革所培养的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包括有执着、有信念、有创新、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不仅是做企业的要有企业家精神,政府和科研领域同样要有企业家精神,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现在社会都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感觉现在很多人很浮躁、急功近利,这是培养不出企业家来的。如果政府官员缺乏企业家精神,不想着怎么为民办事、怎么改革开放、怎么推动发展,改革开放也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中国要进一步发展,一定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横琴可在“二次开放”中先行示范

加快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也是自贸试验区转型发展的新起点。横琴今后的发展,应该以服务贸易为主线,以旅游、健康、文化为重点,以横琴与澳门的服务贸易一体化为目标,力争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中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具体而言,横琴片区要争取国家支持横琴尽快放开或者全面放开服务业市场,明显缩小负面清单,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来推进横琴片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是横琴和澳门在旅游方面尽快实现一体化,作为横琴、澳门服务贸易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如果横琴在扩大服务贸易规模、降低服务贸易成本、扩大市场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制度上取得更快的突破,不仅对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形成更大推动,而且将为我国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提供重要经验,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魏加宁:

围绕“三大支柱”推进金融治理改革

第一是围绕监管者,在横向上至少要在决策层面建立统一的决策委员会,把决策层面统筹起来,“三会”作为具体的监管机构;在纵向上要注意分级监管,全国性的机构要统一监管,但一些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可以放在省一级监管,比如对一些准金融机构的准金融活动,能不能率先放权到自贸试验区监管、先行先试。第二是围绕央行,要充分发挥大区行的作用,同时做实货币政策委员会,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第三是围绕存款保险制度,应尽快成立独立的机构,设立独立的存款保险政策委员会,推动各方专家、行业人士参与政策制定,共同应对可能的金融风险。

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原首席金融专家王君:

适当“加权”提升金融监管水平

目前的金融在改革方面不是很到位,有些人在做着跟自己不相符的事情,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在做。而在一些关键金融领域是缺员的,管着上千亿资产或资金的可能只有一个处长或几个工作人员,监管效率、监管水平提不上来。

解决这个问题要对金融机构、金融机制进行改革,现在改革方向更多的是简政放权,但我认为一些关键部门是需要加权的,要增加人员来加强监管职能,如果监管职能和水平上不去,简政放权也减不下来。当然,不是说简单增加人员就可以解决问题,要有一个综合的金融监管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金融改革的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

横琴可成促进技术贸易的特色自贸试验区

横琴片区的错位发展,要从目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也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去找思路,就是资本过剩、技术短缺。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中外交流,离不开自贸试验区作为技术中转站进行技术交流。希望横琴将来能够成为中外技术服务贸易有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围绕技术服务贸易的需求,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全世界为了鼓励科技研发都会给技术创新的企业更多金融便利,关键就是要通过政府搭建平台,让金融企业和实体经济企业来唱戏。如果这个做好了,未来的横琴就能够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实体经济和金融结合的特色自贸试验区。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

监管官员要从职业化转向专业化

当前的金融改革首先要做的是改革监管体系,然后再去建设市场,首先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一是要实现金融监管官员从职业化到专业化的转变,建立有效管理的制度。二是要打破准入壁垒,通过对外开放来倒逼改革。三是加大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四是要扩大推广企业自贸试验区账户(FTU),增加企业自贸试验区账户跟世界连通的渠道、使用的范围以及资本流动,同时落实个人自贸试验区账户。五要拓展人民币计价的国际资产,允许国际的公司发行“熊猫债”,另外在能源、贵金属、大宗商品方面做成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交易平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企业走出去不能追求短期行为

中国正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需要企业能够走出去,需要具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要把握风险,在前期研究上下更多功夫,对国际市场的把握要更准确一点,不要单纯地追求短期行为。

企业要走出去,关键是企业要做实做强,要有一定的国际市场驾驭能力。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要对当地文化、管理理念以及法律法规有更多的了解,通过并购不断提升企业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院长、国际战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武雅斌:

联动港澳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和枢纽

帮助企业走出去实际上是要让中国建立自己的跨国公司网络,是中国建设自己的跨国公司梯队的重要举措。但无论从质还是量,目前企业的水平都不是很高。在“质”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海外运营能力比较差;在“量”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数量还比较少。

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善于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开放大势;要背靠中国这个大市场,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龙头老大。横琴片区毗邻港澳,在地理和文化上都与港澳联系密切,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和枢纽。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周立业:

连接全球资源才能增强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企业要能够通过“一带一路”大背景和环境,通过增强创新创意服务体系能力,去连接全球更多的资源。大的视角来看,中国企业不仅要站在中国的视角去看世界经济,也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去看世界经济,要让全球的资源和创新为我所用;小的视角来看,企业要了解当地的制度、文化、习俗,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促进企业发展。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战略市场官原烽:

企业走出去必须储备好人才

中国企业走出去关键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走出去要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走出去是为了掌握核心技术、扩大市场。在开展并购时要做好调研,储备好人才队伍,解决好融资问题,了解当地文化,为当地作出贡献。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企业走出去。在创新上,要做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一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二是要遵守技术发展规律;三是要协同创新,和上下游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提升创新水平。



版权所有: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

Add:NO.84, HuaLin Road, GuLou Area, FuZhou, China

邮编/Zip Code:350003 电话/Tel:+86-0591-58698500 传真/Fax:+86-0591-58695800 闽ICP备15008128号-2